微霧的巴塞隆納市議會
2.地鐵站的路口雨遮也可以很藝術,不需要規矩~我想思考模式的感變,生活也一定會改變!
ㄎㄎ~~
沒錯!
在從西班牙回來的一年半之後,我的西班牙照片還沒PO完! @@
我真的拖很大)))))))))))))
不過這個時候再來回為這些照片卻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甜蜜~
彷彿當時的情景,話語都歷歷在目,不曾流失~
巴塞隆納是少數會令我驚喜不斷的城市之一
原因之一是因為高第所創造的作品令我折服之外
整個城市所營造出來的美感與活力也每每讓我感動不已!
從我在80年第一次在大英博物館看到一群幼稚園的小朋友在館內寫生開始,我就深深的體悟到
國外在美學教育的領域上所紮下的功夫之深,實非只重視教育出成績的台灣所能比儗的
我們常常聽見讚歎國外的生活環境,與都市之美,更甚是追求國外品味名牌
殊不知,這些所有被推崇的一切,有絕大部分是來自其自己的生活體驗,無法複製
不是我們穿戴這些東西就能顯現出來
發自內在的質感與氣質,是一輩子永遠的課題,學得了表相,卻無法複刻內化
最後淪落為四不相的笑柄~
美學教育不是只有在課堂上教教色彩學,畫畫素描即可
必須深入環境與生活,由根本做起,全民的提生素養才能見效
台灣在這一部分真的很弱,而且被糟蹋得很徹底
所以聽聞到美術課被挪作他用,甚至美術成績可以以考券來作答時也就見怪不怪了~~
3.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聖火台
4.
5.整個主場館在整修,無緣進入參觀! 不過光這個邊門入口的裝飾就很令人著迷
我常覺得,美學的修養無法立竿見影,不是一周上一次美術課就有辦法養成,更何況台灣的美術教育失敗得很徹底!
6.可以見到中央運動場的草皮整個在翻新
7.路邊的棕梠樹隨便搭上幾道弧線,結構改變,視覺也就完全不同了!
8.這就是生活的趣味!
9.四隻貓咖啡館引身在小巷弄之間,不是很好找
不過既然是畢卡索在17歲時辦的第一次個展所在的地方,無論如何也一定要來朝拜一下
1897年6月開始營運,由建築師普伊哥所設計,引進巴黎左岸咖啡廳的設計風格,為當時文人雅士所愛
包括達利,高第,米羅,作曲家阿爾班尼士都是座上賓,畢卡索年輕時也常在此流連,並曾為咖啡館設計菜單封面
當時的油畫畫作還高掛在咖啡館牆上
10.
11.畢卡索畫作之一
12.畢卡索當年設計的菜單封面所採用的畫作
13.在此吃一份早午餐大概只需要10歐元左右,不算貴~
14.
15.純天然棉質無化學染料的嬰幼兒服,早知道Q弟這麼早就來報到,當初應該多買幾套回來~
16.巴賽隆納的上海菜餐廳,入口真的很有中國風味,整個一樓的部份也都維持著中式風格
17.怎知才轉個彎後就變了樣,全部運用鑲崁瓷磚的方式裝修,連奎耳公園吐水的蜥蜴都出現了!
這是摹仿抄襲?還是要向高第致敬呢?
18.